■緊追問:當初投資了3300萬建的停車場不到固態硬碟安裝幾年為何又不惜耗資1.2億徵地補償把它拆掉?
  ■神回應:由於時間已經過固態硬碟優點了太久,有關部門稱很難查證
  文/債務整合羊城晚報記者何偉傑
  究竟建一個機械立體停車場有多難?當初被譽為“廣州首個機械立體停製冰機出租車場”的難產便很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事實上,早在2001年,廣州市就已經萌生普及機械立體停車場的想法。當時廣州市建委就表示,將在荔灣區沙面附近的新基路建廣州市首座大型倉儲式機械化停車場。為與沙面附近的海關大樓等周邊建築風格一致,該停車場將建成一座五層高的歐式風格停車樓,首層停放9輛大巴,其餘每層可停放30輛小車,“停車場由全電腦控制,存車、取車按下升降電鈕1分鐘便可搞掂。”當時相關部門統計過成本,“地下停車場一個小車車位需占地40平方米左右,造價達15萬元以上;而倉儲式機械化停車場一個車位占地才19平方米,只需2米馬爾地夫高,基本設備價6萬元左右。”
  首座大型倉儲式機械化停車場的建設情況自然引起了全城媒體的關註。到了2002年,該車庫被指將在當年3月完工。到了2003年,又有媒體報道,這座位於人民橋北面、沙面五卅慘案紀念碑旁的新基路停車場,占地3475平方米,總投資3300萬元,可提供100多個車位,目前已經完成拆遷,並開始進場施工,預計當年三月底完成。
  此後兩年,關於該停車場的建設情況則再無消息傳出。到了2005年,這座停車場再次出現在報端,然而它已經從當初所謂的“機械立體停車場”變成了“露天式停車場”,總投資依然是3300萬元。當時有媒體指出,新基路停車場已竣工,上半年可投入使用。此後關於該停車場則再無消息。對於該停車場性質的變化也沒有任何解釋。
  多年後的今天,記者走訪新基路,找尋這個“廣州首個機械立體停車場”,卻發現早已了無蹤影。當初所規劃的停車場位置如今已經成為了黃沙消防站。記者詢問附近街坊,絕大部分人對這裡是否曾經有停車場已經沒有印象了,“這裡2003年、2004年的時候確實有一塊爛地可以停車,不過很快就沒了啊。”附近一小賣部老闆向記者回憶,“後來丟空了幾年就成了現在的消防站,至於什麼立體停車場,我壓根就沒見過。”
  記者從相關渠道瞭解到,黃沙消防站建設工程在2008年開始招標,2009年正式投入使用。市建委當時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荔灣區黃沙消防站曾面臨徵地拆遷難問題,該消防站規劃範圍內須徵地面積4600平方米,而估算拆遷面積達13800平方米,估算徵地補償達1.2億元。
  為何規劃建設多年的首個機械立體停車場一眨眼就變成了消防站?當初投資了3300萬建的停車場不到幾年為何又不惜耗資1.2億徵地補償把它拆掉?記者此前曾就該系列問題向市建委求證,但相關負責人卻表示,由於時間已經過了太久,他們也很難查證。
  何偉傑  (原標題:首個機械立體停車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67ruxyu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